发展规划处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发展规划  高教研究  优质学校建设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速递>>正文
高教研究与发展动态67
2018-11-26 15:52   审核人:

高教研究与发展动态

201811月(总第67期)

主办:开封大学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

 

● 本校动态 1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召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自评自查工作布置会 1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召开专业群建设推进工作研讨会 2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公开课 3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4

● 政策信息 5

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5

孙春兰: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8

陈宝生: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重点尽快转到狠抓落实上 9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情况 11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情况 15

教育部职业教育将启动“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 19

● 高教论坛 21

王继平:扎根中国大地,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21

马树超:产教融合与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思考 26

董刚:行动计划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8

创高水平高职要建好一流专业群 30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研究 34

高职教育要差别化发展 38

● 他山之石 41

中德职业教育专家聚郑共话合作发展 41

国内首个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地方性文件出台 42

英国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研究 46

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经验 53


● 本校动态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召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自评自查工作布置会

115日下午,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自评自查工作布置会。校领导宋志敏、万是明、赵辉、成芳、李治出席了会议,自评自查工作负责人和各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李治主持。

会上,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副校长李治对“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自评自查工作进行了安排。

校长宋志敏针对此项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落实。各项目主管领导要亲自牵头负责自评自查工作,各项目组要成立自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会议要求,积极推进、认真自查、逐项落实;二是要认真领会新精神,紧跟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宋校长指出,要想建设项目上水平,总结凝练有水准,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精神、新要求、新布署,在项目建设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展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要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深刻领会自评自查指标体系,聚焦特色亮点,明确短板,查找差距,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迎接“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顺利验收做好各项工作。

信息来源:发展规划处 吴玺玫 撰稿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召开专业群建设推进工作研讨会

10月23日下午,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专业群建设推进工作研讨会。校领导宋志敏、万是明、赵辉、曾小平、李治出席会议,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校企合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宋志敏主持。

会上,各院院长就各自所属的专业群分别从对专业群的认识、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设思路及措施四个方面,深入细致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专业群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校领导也对专业群建设给出指导性意见。副校长万是明强调,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制定考核标准,提供经费保障,打破课程、师资壁垒,统筹推进运行机制;副校长赵辉就院长们提出的疑问有重点进行解答,并表示松散型专业群建设要考虑组织保障机制和整体布局及规划,加大技术支持,提供融入教职委、行职委的方法与途径;副校长曾小平提出,专业群建设管理运行机制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做好专业群建设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分层次建立专业群建设团队;副校长李治回顾了专业群建设的发展历程,从理论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了分析,提高了工作站位。

宋校长对与会人员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着重从国家政策导向需要、产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阐释了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并对今后专业群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明确专业群的服务定位;二是要考虑群内专业的关联性;三是要确定专业群的构建原则。最后,宋校长强调,建设好专业群必须正确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即理念更新是前提 、组织框架是基础、机制建设是保障、担当作为是正道。宋校长希望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全面推进专业群建设工作,推动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优质校建设验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校长办公室 闫金红 撰稿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公开课

11月8日下午,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在17号楼116教室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公开课。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副校长李治出席了教学观摩公开课,各院部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教学观摩公开课。观摩公开课由教务处负责人曹红霞主持。

本次教学观摩公开课由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财政经济学院教师李攀和公共外语教研部教师陈晶主讲,主讲课程分别为《初级会计实务》和《公共英语》。两位青年老师教学仪态大方自然,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使用云班课和视频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好,学生参与度高。

李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表现做出高度评价。他说,两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方法设计巧妙,新颖独特;采用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性强,教学效果明显。同时,他对与会的青年教师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青年教师应多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针对互联网时代成长的新一代学生,进一步研究教学方法,做好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转化;二是青年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具有优势,应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学校也会逐步改善条件,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三是教育应回归本源,课堂教学是教育之本,希望青年教师立足根本,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青年教师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搭建了平台,对提高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来源:教务处 孟祥霖 撰稿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以来,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收获颇丰。通过技能竞赛,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拓宽了校企合作育人渠道,对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式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0月29日,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主办的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京胜杯”物联网应用开发技能竞赛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信息工程学院李林、冯维娜老师指导的2016级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物联网技术方向)专业王楠、张晓丽、吕珊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本次大赛团体三等奖。

10月28日,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速记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8年全国文秘速录职业技能竞赛暨通往意大利撒丁岛第52届国际速联大赛资格赛”在山东烟台落下帷幕。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人文学院学生赵柳怡荣获办公专项技能成年组二等奖、蒙目速录单项成年组三等奖,桑园园同学荣获蒙目速录单项成年组三等奖、速录专项技能三等奖,申志乾同学荣获优胜奖。人文学院教师楚清伟、郑洁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10月11日至13日,由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在江苏徐州举行。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的参赛项目《改性聚天冬氨酸水处理剂》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教师薛蔓、王明瑞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10月15日,从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公布2018年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教高【2018】867号)文件中获悉,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教师在2018年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奖励。其中,旅游学院教师张海玲获得教学设计赛项三等奖,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教师余楠、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林立、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焦婵、外国语学院教师张娜获得课堂教学赛项三等奖。

9月19日,从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公布第十一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教高【2018】604号)文件中获悉,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旅游学院师生在河南省第十一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的优异成绩。

信息来源:发展规划处 宋丹丹 编辑

● 政策信息

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改革开放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方案意见。

会议指出,党中央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使命,支持海南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政策体系,做好各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尽快把四梁八柱搭建起来。对海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强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管理、调整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要统筹推进、抓好落实。

会议强调,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竞争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约束与激励并举,尊重和保障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权,有效保护各方合理权益,创新调控、监管、服务方式,合理运用公共政策给予引导和支持,提高市场重组、出清的质量和效率。

会议指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建立集中采购机构竞争机制,改进政府采购代理和评审机制,健全科学高效的采购交易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措施,健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形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会议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扎实做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工作,把回顾总结40年改革开放同新时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把吸取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同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结合起来,把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开放同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要注意从历史、全局、战略的高度总结4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经验,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实践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对一些带有共性、规律性的问题,要注意总结和反思,以利于更好前进。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既取得很多重大历史性成就,也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改革的新鲜经验。要把这个阶段改革工作总结好,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风貌展现好。

会议强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抓改革落实上下更大气力,关键是找准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既要关注整体面上改革推进落实情况,也要善于从小处切口、点上发力,确保问题发现一个就能解决一个。地方抓落实要从全局高度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使地方改革更好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把党中央要求搞准,把存在突出问题搞准,做实改革举措,提高改革效能,切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会议指出,40年实践证明,越是环境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稳脚跟,担得起风险。我们要加强战略研判,既谋划战略性改革,也推动战役性改革,通过改革来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增长动力。要营造好改革开放社会氛围,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善于听取正确意见,坚定全社会改革信心。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18-11-15

孙春兰: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10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5日在厦门大学出席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对参加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体同学的亲切问候。

孙春兰指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国“双创”活动周的重要活动。本届赛事265万学生参赛、创历史新高,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600多支团队同台竞技,1000多家企业和投资机构支持参与大赛,70万大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她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扎根中国大地,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孙春兰强调,各地各部门和高校要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顺应国家未来发展和产业转型方向,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成效。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18-10-16

陈宝生:把学习贯彻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重点尽快转到狠抓落实上

10月24日,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会召开。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强调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重点尽快转到狠抓落实上来,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按照大会总体部署逐条逐项落实任务,努力解决好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问题,确保贯彻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陈宝生指出,目前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已进入新阶段。会上,教育部各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汇报了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阶段性学习体会、贯彻情况和下一步落实举措,部党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作了讲话。在听取大家发言后,陈宝生充分肯定了一个多月以来,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传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效,认为各单位结合实际各有领悟,工作进展各有所得,工作部署各有高招,实现了预期目标。他强调,目前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已进入新阶段,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谋划、狠抓落实,大抓100天、奋进2019年,努力实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

陈宝生指出,下一阶段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要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他对下一阶段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把落实大会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要用“四个意识”导航,时刻检查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是不是在大局下开展、是不是有利于维护核心地位、是不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用“四个自信”强基,将之作为各方面工作开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起点、理论起点。要用“两个维护”铸魂,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障。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抓紧制定政策举措,务求见到实效。要针对政策的不同进展情况,“准备上场”的抓紧研究,“已经开球”的尽快审议,“踢过半场”的加紧推进,“临门一脚”的推动实施,“赛后评估”的注重强化纠偏。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政策措施和落实工作的质量水平。

三是准确判断形势,认清问题本质,保持战略定力,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保持对形势的警醒,既充分认识成绩,也看到面临的挑战。保持对压力的警醒,将压力转化为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力。保持对能力水平的警醒,按照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对我们责任担当、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不断增强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陈宝生强调,实践证明,实施“奋进之笔”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要不断制度化、系统化。2019年教育“奋进之笔”要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核心,聚焦加强部机关与地方教育部门联系、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能动性等尽早谋划设计实施的项目、载体,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信息来源:微言教育(有删改) 2018-10-26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情况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系统布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地(行指委)系统搭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四梁八柱”,进入“全面施工”和“内部装修”阶段,为《行动计划》全面收官和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行动计划实施背景

一是落实国家要求。《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顺应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的新要求,专门针对高职教育制订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是适应职能转变。《行动计划》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政府职能转变、适应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切实加强省级教育统筹,引导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达到地方后资金投向,带动各地和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激发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延续改革劲头。《行动计划》适应高职改革发展大势,与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一脉相承、逐步推进,改革不断线、创新不停步,推进了高职教育全面质量提升。

二、行动计划进展情况与成效

《行动计划》聚焦“创新发展”,重在落实“行动”,将主要内容细化分解出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明确了每个项目和任务的落实部门单位和时间进度,编制成“任务、项目一览表”。同时,搭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过程监控,建立年度绩效评价制度,督促各地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各地(行指委)以优质学校、骨干专业等项目引领整体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职教育对地方和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一)标志项目引领发展,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1. 优质院校树标杆,不进则退增活力。截止目前,31个省份启动优质校建设项目,29个省份发文确定优质学校建设名单并给予重点支持。已立项建设的省级“优质院校”“一流院校”“卓越院校”增至456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超三成。值得注意的是,有14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未进入建设名单,同时有80所非示范骨干院校入选建设名单,这充分说明“示范”“骨干”不是衡量学校优劣的永久标签,在实行存量改革、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的政策引导下,优质校建设实际推动了高职院校重新洗牌,传递高职教育不进则退的压力,整体调动了高职院校力争上游的发展干劲。

2. 专业紧贴产业办,提质升级有成效。各地和院校对标《行动计划》“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要求,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提升了专业整体发展水平。2017年,31个省份启动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覆盖834所高职院校的408种专业,建设布点数达3815个。总体来看,骨干专业第三产业布点占62.59%、第二产业占33.03%、第一产业占4.38%,与同期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相当;分大类来看,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数量最多,分别占比16.88%、15.91%、10.69%,符合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2017年,十大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新增专业点1253个,年度招生人数43万人;高职院校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及时调整专业,如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18年专业布点数达536个。

(二)优质资源促进发展,教育公平更加彰显

1. 专业大类全覆盖,资源共享促公平。目前,教育部已立项建设了112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已立项的资源库覆盖了高职教育19个专业大类、56个专业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促进了优质资源的辐射推广、普惠共享。中西部注册用户占比近一半,优质资源进一步向中西部、向薄弱学校辐射,东中西部学生平等地享有优质资源,带动了中西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 精准扶贫搭平台,区域协作共发展。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帮建专业、培训教师、送教上门等多种途径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宁夏、吉林、江西、山东等省份专门出台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或制度办法。湖南省利用网络平台,采取“1+1+1”模式(1所高职+1所示范中职+1所武陵山片区中职)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专递课堂”共享给省内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

(三)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开放办学成果涌现

1. 行业企业齐发力, 协同育人有创新。全国共组建职教集团1400余个,覆盖90%以上的高职院校、100多个行业部门,吸引近3万家企业参与;教育部分三批布局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480多个专业点、9万余名学生学徒、2200多家紧密型合作企业;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56个行指委发布了60个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强化行业指导已成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机制。

2. 校企联培同参与,双师素质有提升。27个省份共投入1.5亿元布点建设了660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其中学校自建161个、校企合作建设481个、校校合作建设18个,呈现以校企合作建设为主的格局。各基地依托优质企业资源,促进了高职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3. 伴随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有贡献。各地高职院校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在境外设立“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办学机构,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品牌。2017年,329所高职院校在国(境)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351项国际合作;在国内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开展学历教育学生近6000人、培训超10万人次,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力军。

(四)深化改革保障发展,育人环境日益改善

1. 治理体系更健全,内生发展强动力。与《行动计划》相配套,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一系列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各地落实生均拨款制度,2017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平均水平已达到1.2万元;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分类考试招生人数连续三年超过高职招生总人数的一半,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完善院校治理结构,“一校一章程”全面覆盖,依法办学、依章办事成为共识;定期发布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年度报告,已成为高职战线的自觉行动和与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凝聚学校自主保证质量共识,作为一种创新机制效果逐步显现;更多地区落实高职领域“放管服”,多种政策利好激发院校内生发展动力。

2. 课程思政同向行,筑牢思想承重墙。各地高职院校主动作为,全面推进《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测评体系(试行)》建设,健全思政教育长效机制。一批院校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态势。各高职院校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提高学生审美和文化素养。

信息来源:教育部 2018-11-7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情况

2015年,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六大行动、20项系列活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度、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积极行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和成效。

一、实施背景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目标,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可靠保障。实施《行动计划》是落细落小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总体要求,推进已有法规、制度及标准“落地”,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的具体体现。

二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职业教育获得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中一些问题也开始得以暴露,尤其在招生、学籍、教学、实习、安全、财务等领域一些突出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根治,如有偿招生、虚假学籍、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学生实习的安全责任分担机制不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其专业对应岗位群不吻合等。一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比较松散,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比较低,暴露出许多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实施《行动计划》,是标本兼治,解决问题的现实要求。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内涵的新阶段,对职业院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各项管理制度标准缺失,无法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去评价职业教育质量;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职业院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管理手段陈旧、效率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等一系列阻碍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实现以管理促改革,以管理出质量。

二、开展工作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按照要求,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完善制度规范

三年来,教育部接连印发《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指导意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等,围绕职业院校管理工作重点领域,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管理制度标准。各地依托落实《行动计划》,逐步将中央的各项制度落地落实,从学生、教学、招生、教师等各方面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标准体系,为推进职业院校管理提供制度遵循。

2. 深化专项治理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持续开展了“全国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活动、中职学生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专项检查等,督促各地切实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各地各职业院校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招生承诺、学籍信息核查、教学标准落地、实习管理规范、平安校园创建、财务管理规范等系列活动,切实解决长期困扰职业院校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

3. 加强队伍建设

为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教育部连续组织开展了全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专题研讨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培训等,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队伍工作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各地落实《行动计划》要求,深入开展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将职业院校管理骨干培训纳入省、市培训计划统筹实施,建立了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4. 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2015年,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2017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各地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深入开展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管理信息化平台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

教育部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院校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职业院校以实施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为契机,深入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广泛开展了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职业院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环境不断优化,职业院校不断呈现出新气象。

三、取得成效

通过实施《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 政策法规基本落实,重点领域管理有效加强

招生管理方面,通过诚信招生承诺、推行阳光招生、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招生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等举措,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现象得到遏制。学籍管理方面,通过专项治理,各地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学籍信息准确性有较大程度提高,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现象大幅杜绝。教学标准落地方面,各地严格执行《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开展专业教学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基本杜绝。实习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实习管理专项治理活动,坚持监督检查和厉行立改,清查了一批违规实习情况,及时进行了整改,实习乱象得到较大遏制。平安校园方面,各地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要求。调查显示,99%以上的职业院校建立了安全制度,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的部门,近90%师生表示学校安防系统很好或较好,对校园安全环境表示认同。财务管理方面,各地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学生资助工作能够做到规范管理、精准资助。

2. 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管理薄弱环节显著改善

一是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健全。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校制定了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70%以上的学校制定了发展规划且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二是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调查显示,高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职校长负责制落实情况总体评价满意率均超过90%;近7成院校每学年召开教代会,民主决策和监督作用发挥较好;逾8成职业院校设置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术和教学工作委员会。三是管理队伍能力不断提升。各省级行政单位将职业院校管理骨干培训纳入省、市培训计划统筹实施。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对学校相关部门办事的态度和效率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仅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四是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各地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深入开展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管理信息化平台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五是文化育人深入推进。调查显示,职业院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环境不断优化,近90%师生认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很好或较好,对学校文化认同感较高。

3. 质量意识普遍增强,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基本形成。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本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调查显示,85.6%的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92.7%的企业表示,合作学校的毕业生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二是年度质量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基本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初步建立。2017年,各地各职业学校共发布2016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04份,2018年在各地各校编制质量报告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中职质量年度报告撰写工作。

信息来源:教育部 2018-11-7

教育部职业教育将启动“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

11月7日下午,由教育部新闻办组织的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成效及职业教育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举措。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天津市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斌出席会议。

【全国数据】70%劳动力来自职校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进入“黄金时期”,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2014年印发《国务院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简称《创新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发展行动计划》)。

王继平指出,两个《行动计划》中,“一个重在以改革创新来引领发展,一个重在以规范管理来保障发展”。

据悉,《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全国共启动建设优质学校456所、骨干专业3815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9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27个。一批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呈现,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力不断增强,每年有70%新增劳动力来自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660个。全国建设职教集团1400余个,近3万家企业参与。分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480多个专业点,9万余名学生、学徒直接受益。

【未来行动】启动“特高计划”

站在新的起点,职业教育下一步将如何改革?对此,王继平透露,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订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特高计划”),同时,还将启动“1+X证书制度”改革,实现“育训结合、书证结合”,真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董刚认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促进一大批高水平职业院校群体和高水平专业群集中呈现;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显著提升,推动职业院校与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政策落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一大批适应产业变革、社会需求的产业大军在服务经济发展大潮中共同成长,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信息来源:现代职业教育网(有删改) 2018-11-10

● 高教论坛

王继平:扎根中国大地,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之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判断。职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进入“黄金时期”,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彰显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作用,扩大了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体系不完善、吸引力较弱仍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同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主要介绍两方面内容:一是两个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实施成效;二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考虑。

一、两个行动计划奠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5年启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两个行动计划在设计上一个重在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一个重在以规范管理保障发展,在落实上注重强化省级统筹、发挥政策合力、激发院校活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成效

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落实《决定》要求、适应职能转变、着眼高职创新,布局实施了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以高职率先改革引领带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

一是重点项目有引领。以优质学校、骨干专业等重点项目为引领,推进任务(项目)整体落实。全国共启动建设优质学校456所、骨干专业3815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9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27个。一批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呈现,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力不断增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二是主要任务有亮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合力打造双师团队,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660个,促进了高职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探索与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351项国际合作,学历教育学生近6000人、培训超10万人次。

三是类型特色有彰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制造业十大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新增专业点1253个,年度招生43万人。全国建设职教集团1400余个,近3万家企业参与。分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480多个专业点,9万余名学生学徒直接受益。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56个行指委发布了60个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强化行业指导已成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机制。

四是短板环节有补齐。高职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落实,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2万元。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相继发布,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提供了依据。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进一步健全,职业院校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正在形成。

五是改革成果制度化。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连续三年超过招生人数的一半,成为主渠道。完善院校治理结构,“一校一章程”全面覆盖,依法办学、按章办事已成共识。定期发布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已成为高职战线的自觉行动。

(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成效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立足于解决问题、回应关切,设计推进了6大行动和20项活动,既强调规范,又注重活力,提升了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一是重点领域有加强。招生管理方面,通过诚信招生承诺、推行阳光招生、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招生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等举措,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现象得到遏制。学籍管理方面,通过专项治理,各地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学籍信息准确性有较大程度提高,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现象大幅杜绝。教学标准落地方面,各地严格执行《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开展专业教学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基本杜绝。实习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实习管理专项治理活动,坚持监督检查和力行立改,清查了一批违规实习情况,及时进行了整改,实习乱象得到较大遏制。平安校园方面,各地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要求。调查显示,99%以上的职业院校建立了安全制度,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的部门,近90%师生表示学校安防系统很好或较好,对校园安全环境表示认同。财务管理方面,各地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学生资助工作能够做到规范管理、精准资助。

二是薄弱环节有改善。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健全。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校制定了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70%以上的职业院校制定了发展规划且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调查显示,高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职校长负责制落实情况总体评价满意率均超过90%;近七成院校每学年召开教代会,民主决策和监督作用发挥较好;逾8成职业院校设置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术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管理队伍能力不断提升。各省级行政部门将职业院校管理骨干培训纳入省、市培训计划统筹实施。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对学校相关部门办事的态度和效率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仅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各地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深入开展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管理信息化平台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文化育人深入推进。调查显示,职业院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环境不断优化,近90%师生认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很好或较好,对学校文化认同感较高。

三是质量保障有机制。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本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调查显示,85.6%的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92.7%的企业表示,合作学校的毕业生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年度质量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基本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初步建立。2017年,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发布2016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04份,2018年在各地各校编制质量报告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中职质量年度报告撰写工作。

二、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两个行动计划即将收官,职业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开启了新征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教育的重要论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坚持”基础上,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就职业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精心谋划、精心施工、精心落实。聚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聚焦完善制度标准,找准改革突破口;聚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聚焦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聚焦下一盘大棋,增强多方协同工作合力。

三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政策举措。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画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明确今后五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协调和工作推进力度,围绕关键领域、突破关键环节、解决关键问题。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院校聚焦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进步的能力。健全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体系,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只争朝夕的效率、下好一盘大棋的气势,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得意之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信息来源:教育部(有删改) 2018-11-7


马树超:产教融合与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思考

10月3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科院高职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应邀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专题讲座,主题为《产教融合与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思考》。

马树超首先聚焦全国教育大会的“9个坚持”,分析了其中三个坚持与高职教育息息相关,即“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鲜明特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特点;“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高水平高职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水平高职建设要体现新时代特征,达到学生有发展,本地离不开,同行都认可,国际能交流的要求。

马树超对我国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不同于西方职业教育的“以能为本”,我国强调“以人为本,德技兼修”。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就是教书育人、产教融合,建议要在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牢牢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国家要求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要坚持以上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深入融入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

马树超从对产教融合的认识误区出发,深入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产教融合认识和理解不足,很多人认为“校中厂”“厂中校”“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就是产教融合,真正的产教融合,是要将深化产教融合融入推进专业教学建设,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将产业科学管理元素融入教学管理和评价,将产业优秀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面对产业发展灵敏性不足,传统学校教育制度侧重于院校自身发展而忽视面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缺乏对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理解和把握等;配套政策与评价体系不足,例如相关法律法规比较薄弱,校企合作有效性不够,产教融合配套不足,缺乏操作性和约束力;市场机制对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等。

马树超分析了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新时代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思考等,认为在高水平高职教育建设策略中,产教融合是主线。他分析了当前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产教融合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同经验。面对新时代要求,马树超提出:重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教融合的高水平专业建设实践,完善产教融合效能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

马树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科院高职研究中心主任

信息来源: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有删改) 2018-11-5

董刚:行动计划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职业大学原校长、教授董刚用三个关键词和与会专家交流了对《行动计划》的感受和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憧憬:

第一个关键词是:行动计划实施“亮点纷呈”

2015年教育部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两个《行动计划》一个聚焦“改革创新引领发展”,一个强调“规范管理保障发展”,形成政策合力,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亮点纷呈”,概括为“六个一”:

“一个氛围”,即与《行动计划》相配套,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一系列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一个机制”,即顺应政府职能转变,《行动计划》探索建立了“教育部规划管理、省级统筹保障、院校自主实施”的三级协同机制;

“一个引领”,即优质校树立职业教育新标杆、骨干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引领了新一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个平台”,即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搭建“互联网+”职业教育资源平台,促进跨区域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助推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一条主线”,即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组建职教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应用技术协同中心等,多元办学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社会能力;

“一个基石”,即优化院校治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奠定了现代化发展、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第二个关键词是: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时期”

一是方向更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系统总结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也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是使命更重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迫切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职业教育要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使命重大、任务艰巨。

三是环境更优化: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增教育经费分配向职业教育倾斜形成共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类型特色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质量年度报告、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现代学徒制等一大批品牌项目亮点纷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模式和成就广受国内外赞许。

第三个关键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继平司长“扎根中国大地,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讲话为我们描绘了职业教育的美好蓝图,指出新时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我们深受鼓舞、也充满期待。相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促进一大批高水平职业院校群体和高水平专业群集中呈现;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显著提升,推动职业院校与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政策落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一大批适应产业变革、社会需求的产业大军在服务经济发展大潮中共同成长,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董刚:天津市职业大学原校长、教授)

信息来源:教育部(有删改) 2018-11-7

创高水平高职要建好一流专业群

为推动高职院校打造特色、争创一流、走内涵发展之路,《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其中,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精髓是建设高水平专业,而高水平专业的“牛鼻子”则是集聚若干个高水平重点专业形成若干个一流特色专业群,铸就专业的“金子招牌”。

一、专业群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专业群是依据产业、职业、专业内在联系,以核心专业为依托,并联结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一种结构有序、优势互补的专业集群。它以实现专业高水平发展为导向,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专业群是打破“千校一面”的关键点。“千校一面”是高职院校趋同化的怪象,专业设置同质化、特色弱化则是导致这一怪象的重要原因,而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逻辑起点。为此,扭转“千校一面”还要从源头上解决,高职院校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着力以特色专业为依托,建设一流特色专业群,形成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增长点。

其二,专业群是强化高职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各项基本职能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专业上。专业群具有显著的集群优势,可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拧成一股合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专业群的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为此,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发展,必须将一流专业群建设作为突破点和着力点。

其三,专业群是促进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的支撑点。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发挥地域优势办学的重要载体,它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高度密切的协同联动关系,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稳定性。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发挥集群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基点,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二、一流专业群建设还面临四道“坎”

专业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在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约,仍面临四道“坎”:

其一,专业群对接产业的耦合度亟待提高。近几年,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动下,高职院校不断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的对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协同问题:一是专业群对接产业的选择不够精准。高职院校要服务的区域产业错综复杂,如何选择对接产业是较大的难题。二是专业群的专业设置不够精准。由于专业群预警机制的缺位,行业企业的指导参与力度不够,导致专业群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培养浪费现象。

其二,专业群管理体制的协调度亟待完善。专业群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需要各部门之间高度协作。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到专业群建设的行列中,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但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思路,忽视了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具有滞后性。一是缺少专业群建设的管理机构,对专业群的引导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专业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岗位职责不明确,而且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不一致,导致管理运行整体不协调。

其三,专业群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亟待加强。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致命弊端,一是专业群的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停留在诊断的层面上,缺乏科学准确的评估反馈,不利于专业群建设质量的提升;二是评价指标不够细化、精准,过于注重统一性,无法对不同专业群进行合理而直观的评价。总之,评价体系的缺失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徒有外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其四,专业群教学团队的协同化亟待提升。专业群建设是资源整合、协同的过程,需要凝聚力高、合作密切的教学团队。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尚未意识到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教学团队的重要性,缺乏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此外,由于社会认知、地域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高职院校很难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没有领军人物的引领,团队的凝聚力自然不足。

三、一流专业群建设要立足四个“高”

如何应对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四道“坎”,牢牢把握一流专业群建设的脉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争创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所在。

其一,紧贴产业集群,保证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吻合度“高”。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高职院校要借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打造吻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专业群。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调研,找准产业的对接点,重点瞄准新兴产业群,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深化对接。二是要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科学定位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群的专业设置。三是打造产教融合的高端平台,集中优势建设重点专业群,确立专业群发展的特色,并持续深化、形成主线,旨在以一流专业群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化发展。

其二,创新管理体制,保证专业群运行管理的效率“高”。创新管理体制是保证专业群建设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管理樊篱,不断创新探索,以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推动专业群建设,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一是建立专业群建设的管理机构,做好专业群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统筹安排,实施专业群建设的目标管理。二是制定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功能,同时要建立专业群负责人制度,由专业群负责人协调好各专业间的关系。三是对专业群所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优化,尽量减少不同部门之间的规章制度冲突,避免各自为政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

其三,完善评价体系,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评价体系是保证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对专业群评价体系的认识,以专业群的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建立一个动态诊改、反馈及时的专业群评价体系。一是要做到常态化诊改,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专业群的相关责任主体,督促其不断改进,提高专业群建设的实际质量。二是要不断完善专业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专业群建设的投入、过程、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此外,评价要因“群”而异,不能“一刀切”。

其四,优化教学团队,保证专业群师资队伍的素质“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流专业群建设的基石,其中,专业群教学团队是核心。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从各个层面为团队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培养与引进“双轨发展”。一是逐步构建层次完整的人才引育体系,采取优惠政策打造吸引人才的新优势,重点凝聚一批专业带头人,打造一流领军团队。二是启动新一轮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同时以制度激励教师继续深造,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三是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营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锻造一支精诚合作的教学团队。

(作者:孙凤敏 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8-10-30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研究

2006年,教育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共计重点建设788个专业群,许多省份也逐步推进专业群建设。随着高职这10年来专业群建设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国家层次、学校层次与专业层次之间出现了专业群层次,怎样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理论与实践者关注的课题。因此,笔者在分析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其优化原则及保障建议。

一、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还存在专业群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与宏观层次的国家、学校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微观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下一般粗”的趋同倾向,没有体现出专业群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其次,在模式构建方面,由于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并不是基于产业链新建的,而是在各专业若干年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因此在实践中要么偏重专业个性,专业群内各专业自成体系,要么偏重专业群共性,侧重核心专业自身建设及辐射作用,而往往忽视了不同专业的个性。

再其次,在模式描述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少,大多仅仅为体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过程或方式,如“对接”“驱动”“结合”“模块”等。

最后,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推进方面,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各自为政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形成专长和品牌,各专业资源共享程度差、利用率低等。

二、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其优化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推进五个对接的原则。一是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与要求,推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群需求对接;二是分析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推进专业群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分析相关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推进专业群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对接;四是分析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五是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要求,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第二,体现职业特征的原则。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的占67%,就业于300人以下规模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占53%,与其他省份的高职院校大体相当。而民营企业或个体等中小型公司的岗位特点不同于大中型公司的分工细化、领域窄而精,而是一人多岗、领域宽而泛,因此培养适应中小型公司需求特点的人才必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趋势。

第三,发挥核心专业优势的原则。在专业群建设特别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核心专业的优势和辐射作用,将核心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创造性地推广运用到有较高关联性的专业群其他专业之中,带动各专业共同发展。

第四,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宏观层次的国家、学校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需要接地气,与微观层次的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需要覆盖各专业。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方式需要体现通用的职业教育规律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共性要求,更需要体现职业特征、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个性特点。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需要体现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共性,同时需要体现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个性,围绕各专业的共性要求构建共性课程,围绕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个性要求构建个性方向课程等。

第五,注重系统设计的原则。一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系统设计,要做到专业群理念与思路、目标与规格、过程与方式的有机协调和统一。二是专业群内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就专业群课程体系而言,需要设计由职业岗位群基础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职业岗位群核心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群核心课程、不同类别岗位分立技能相对应的各专业培养方向“模块”课程、职业岗位群拓展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群互选互认课程组成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从而体现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共性与个性的对接。

三、优化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对策

一是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方面。要成立由学校及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共同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建设教学资源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行业需求相吻合。同时,建立健全包括学分互认、课程互选、质量评估等一系列专业群管理制度办法。

二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炼专业群培养人才的共性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构建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在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共性的基础上,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在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差异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特点,建设富有特色的各专业 “模块”课程。同时,根据“服务域”人才需求特点及趋势,构建若干门专业群互选拓展课程,体现专业群的适应性和拓展性。

三是过程控制方面。要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专业群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其中,要围绕专业群对应岗位工作的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学中说”;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体现“做、学、教、说”四位一体。同时,还要以过程控制和动态考评为思路,设计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专家评价与教学常规考核、行业企业考核、取证合格考核、竞赛成果考核、第三方评价等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

四是教学条件建设方面。要依据专业群“服务域”人才需求的核心岗位能力,按照识岗、跟岗、顶岗的职业成长规律和递进原则,构建专业群纵横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校内与校外基地建设相结合、兼顾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的总要求,建设专业群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优化的实训体系。同时,按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建设包括校企互动的专业群平台、统一规范的各专业平台、系统配套的课程平台等组成的专业群资源体系,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五是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立足校企互培共育,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实践和教学技能并重、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匹配的跨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兼职教师库,参与专业群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教学任务。同时,推进专任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作者:许建民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2018-11-6

高职教育要差别化发展

2006年以来,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示范院校、骨干院校、优质院校建设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标准,推动了高职教育质量发展和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类事物间存在差异是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现在有近1400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遍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渊源、发展环境和条件,要求所有院校采用同一模式、达到同一水平是不太现实的。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这一主要的同一目标前提下,允许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施有差别的优质院校建设道路是比较合理的。因此,笔者以为,高职教育的差别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设置的差别化。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本区域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专业设置首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仅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资源、办学传统和办学成本大小考虑专业设置。要避免盲目跟风,更要创造条件开设当地急需的专业,淘汰就业质量差的专业,最大可能满足需要。专业设置要体现地方经济的特色,通过特色展现优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要立足振兴地方经济开设专业,不能照搬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做法。比如,深圳的职业院校可以瞄准高科技产业,贵州的职业院校就要突出脱贫攻坚。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各具特色,才能吸引有不同喜好的学生,实现招生区域的不断扩展,同时也能展现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其次是人才培养的差别化。因材施教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学生的入学成绩、方式、渠道虽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但表现出的学习能力、素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据报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招收的学生部分超过了二本的分数线,比部分院校招收的高考成绩只有200多分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出多少很难说清,背后的学习兴趣、动力差距更难衡量,但对学习能力、兴趣、综合素质等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培养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吗?因此,不同院校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培养路径和方式方法,实施校际差异化和校内差异化,力求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比如,高素质职院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专业课程,培养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提高综合素质。而对综合素质差的学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行补偿教育,完善基础素质和人格素质、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应该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不能眼睛只盯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补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道德观,补充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不会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再其次是国际化的差别化。在我国高职教育总体办学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国际化本身就有些激进,如果再要求所有高职院校采用同一模式就更牵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成立一个国际教育学院、招收几个国外的留学生或与国外高校签订几份合作协议就是国际化,就是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国际化应该是国际化的办学视野、能力、标准、水平和学生国际化就业等的综合。国际化不应成为幌子,专注于形式,民族化的才是国际化的。我国的高职教育真正办出中国特色、国际水平,得到世界的认可,才是国际化。国际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系列国际化事件的集合。在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不断国际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始终处于国际化过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就是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过程。一所高职院校是否国际化不是自我吹嘘的结果,而是办学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度提高的过程,是办学实践积累的结果。不同的高职院校处于国际化的不同水平和阶段,有实现国际化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实现路径,应该有不同的实现模式。

最后是校企合作的差别化。职业教育需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不能强求一致。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不同产业的构成和水平各异,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本区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现代化水平和复杂程度要求不同,相应的不同高职专业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也有区别。比如,高新技术应用较多的机械制造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或订单制;传统服务业,采用校内培养为主、企业顶岗实习为辅等。这里需要力戒的是学校为了追求校企合作而牺牲学生、教师、学校的利益的盲目化。不是所有专业都必须进行深入校企合作,学校自身可以完成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责任的专业尽可能自己承担,这样既可以摆脱校企合作的负担,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保障学生的利益。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8-10-30


● 他山之石

中德职业教育专家聚郑共话合作发展

11月2日,与德国“质”造同行——郑州市中德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研讨会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副市长孙晓红出席会议。

研讨会由同济大学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主办,郑州市教育局、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承办。同济大学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专家分别以“从需求侧视角对人才培养质量之审度”等为主题作精彩演讲,为中德职业教育的合作发展提出了建议,为职业教育呈现了一个更加多元、互通的美好未来。

此次研讨会使郑州市职业院校的教师了解到德国职业院校的内部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德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中德职业教育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深化了郑州与同济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合作交流。今后,双方将致力建设中德职业教育试点示范,积极推动中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赵文静 翟宝宽)

信息来源:郑州日报 2018-11-5

国内首个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地方性文件出台

2018年9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指导意见》,这是全国首个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地方性指导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务院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国务院办公厅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围绕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天津的实施,坚持和完善天津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办学特色,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支持培育职业教育新业态,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和服务,扩大教育需求与消费;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坚持以用立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把天津职业教育优势放大做强,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先行先试,总结和推广经验,全力打造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更好地服务天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

二、主要形式

(一)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资金、土地、装备、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投资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二)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行业、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职业院校引进行业、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实训基地。

(三)鼓励职业院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鼓励职业院校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互赢的原则,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

(四)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承租、托管等方式,参与职业院校运营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与职业院校采取多种形式合作举办二级学院。

(五)鼓励社会力量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急需专业和新兴专业,优化传统专业,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

(六)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设施。鼓励职业院校引入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共同实施学校重大项目建设。

(七)鼓励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或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通过捐助、购买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职业院校。

(八)鼓励境内外资本、机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要求,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鼓励职业院校与世界高水平同类学校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

三、支持政策

(一)积极探索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试点职业院校(二级学院)的收费管理机制。(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

(二)支持职业院校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职业院校(二级学院)可以探索建立符合其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或一体化教师适当倾斜。(牵头单位:市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市教委、市财政局)

(三)支持职业院校探索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职业院校(二级学院),允许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职业院校(二级学院)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牵头单位:市教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四)支持引入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将职业院校(二级学院)的办学要素整合成若干股份,各方按一定比例持股并按约定享受相应收益。(牵头单位:市教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五)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职业院校(二级学院)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社团法人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符合营利性职业院校登记条件的,可以登记为企业法人。(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

(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对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

(七)落实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个人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规定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捐资建设职业院校校舍及开展资助等活动的冠名依法尊重捐赠人意愿。(牵头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

(八)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社会力量兴办的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规划用地性质按教育科研用地控制,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规划用地性质按其他服务设施用地控制。(牵头单位:市国土房管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职业院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和改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二)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试点工作。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作为各有关部门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的重要内容。

(三)明确学校办学定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应明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将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四)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建立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天津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规格和质量的要求。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集团构建从中职、高职到职业教育类型的本科、研究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升通道。以完善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为职业教育集团所属职业院校学生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提供机会,为集团所属企业员工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提供渠道。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教育信息公开,建立公开制度。建立违规失信惩戒机制,将违规办学的学校及其举办者和负责人纳入“黑名单”。大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办学质量不合格的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予以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办学资格。

(六)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综合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和学校先行先试,总结推广试点项目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奖励和表彰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树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良好社会形象,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良好氛围。

信息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9-30

英国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研究

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政府、学校、雇主、学徒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不断加强合作,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其运行机制围绕着合作过程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形成。本研究针对合作缘何开展、如何达成、如何进行、如何实现等四个环节,从利益驱动、协调沟通、课程开发与实现、质量保障等四个维度对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究。

一、利益驱动机制:政府放权,雇主主导

在英国现代学徒制运行过程中,政府、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与学徒之间存在着彼此联系、彼此影响、彼此依存的利益关系。在英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初期,政府并没有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框架,政府也没有与各利益主体之间签订相关契约,因此对于作为投资与培训主体的企业的权责也缺少明确而严格的约束机制,对于学徒培训成本的分担及其相应职责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英国政府在制订学徒制培训政策与制度时,很少征求企业、学徒及培训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而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甚至企业内部之间也基本处于孤立的或对立的状态,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相应的利益驱动和激励机制。

1993年,英国现代学徒制改革初期,英国政府为了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政府主导推行现代学徒制项目。从政府视角来看,希望通过构建学徒制的政策制定机制、培训拨款机制、课程建设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等,全方位对学徒制培训进行全面干预,而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以及学徒等利益相关者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从培训机构视角来看,他们对学徒制培训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价等基本没有话语权和参与权,只是被动接受政府的学徒制培训计划和任务;从雇主视角来看,由于雇主在学徒培训改革中的缺位,他们对学徒制的培训内容、培训质量和技能水平持怀疑态度或有抵触情绪,使得他们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徒培训;从学徒的视角来看,他们作为培训的接受者,或者说是学徒制培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希望通过学徒制培训提高技能水平,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期望提高就业机会与就业能力。

以英国政府为主体推动学徒制改革时期,英国政府没有建立学徒制的利益驱动与合作机制,一方面挫伤了利益主体参与学徒制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导致各利益相关者处于孤立或不合作的状态。因此,英国政府如何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平衡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已势在必行。

英国政府为了解决学徒制推行过程中的利益不均衡问题,开始推动学徒制改革,建立一系列的利益驱动机制。

从政府角度来看,英国政府由原来的过度干预转变为政府放权。1995年,英国政府不仅将现代学徒制扩展到54个行业,而且将现代学徒制范围由原来的传统行业逐步扩展到新兴行业,为英国现代学徒制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有效解决了英国技能人才短缺、技能水平低下以及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2009年,英国颁布实施了《学徒制、技能、儿童和学习法案》,并对现代学徒制的职责、职能、组织架构、实施举措及利益驱动等进行严格的规范,促进现代学徒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法制时代,对现代学徒制关注的焦点由原来注重数量与规模发展转变为重视学徒质量的提高和内涵的发展。另外,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机构来统一领导与协调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工作,2009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学徒制服务署,专门负责协调推动学徒制计划的实施情况。由此,英国政府职能也由原来的过度干预转变为服务为主。《学徒制、技能、儿童和学习法案》的实施与国家学徒制服务署的成立,不仅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而且提升了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与成效,政府改革学徒制的目的与利益基本达到。

从培训机构角度来看,从政府获得经费支持是培训机构的主要利益,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经费主要由培训费用和学徒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培训经费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学习与技术委员会提供培训经费,其他的费用由培训机构或雇主承担。从学徒角度来看,雇主支付学徒的工资,学徒工资不能低于每周95英镑;学习与技术委员会支付培训费用,其支付的标准是学徒的年龄结构,16~18岁学徒的全部培训费用由学习与技术委员会支付,18~24岁学徒的50%的培训费用由他们支付,其余50%费用由雇主支付。英国现代学徒制中,学徒除了能够获得学徒工资之外,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例如,学徒可以与有经验的师傅一起学习技术技能;学徒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取得资格证书;学徒者在遇到困难时会得到雇主和培训机构的帮助;学徒还可以得到专业的咨询热线服务、免费的学徒顾问服务、相关测试工具服务等多渠道的便捷服务,等等。

从雇主的角度看:一是现代学徒制为雇主带来最大化效益。例如,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力效率。再例如,学徒制传递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提供他们将来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和专业技能。二是提升雇主的社会影响力,根据NAS提供的数据显示,更愿意与学徒培训企业开展合作的人占80%以上,而更愿意选择学徒培训企业的人占64%。

二、协调沟通机制:三方合作,各司其职

英国现代学徒制肇始于1964年颁布的《产业培训法》,该法规对学徒制的组织架构、协调沟通事宜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以此来保证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跨界协调沟通。一是各行业组建产业培训委员会,委员会均具有法人资质,并由劳资双方代表和教育专家代表按规定的比例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制定相关的培训政策与制度;制定培训标准和大纲;设计学徒的考试;实施培训课程,征收税费等。二是确定学徒培训企业的征税与拨款机制,所有一定规模以上企业都要缴税,参与学徒培训的企业可以得到政府经费支持。三是职业学校要为学徒设置“日释”(是指每周固定1~2天带薪脱产到职业教育机构去学习)和“期释”(是指集中数周带薪脱产到职业教育机构去学习)的学徒制课程,而企业要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如,送学徒到职业学校接受这种教育等。

2009年,英国《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英国现代学徒制逐渐走向成熟。英国现代学徒制沟通运行机制比较通畅,学徒要参加学徒培训,首先要向学习与技能委员会(LSC),或者向中介机构申请学徒岗位,并且进行登记。然后,学习与技能委员会或者中介机构要负责帮助学徒找到雇主和培训机构,最后促成他们完成合作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根据学徒制的相关规定,协调沟通渠道比较畅通,学徒很容易找到培训机构;另一方面,因受拨款机制等制度约束,培训机构也很愿意为学徒寻找工作岗位,学徒与培训机构互惠互利,积极性都很高。

英国现代学徒制协调沟通机制运行分为签署协议前、协议签署后和培训结束后等三步进行:

签订协议前,首先,雇主和学徒双方沟通交流,相互了解对方。雇主要了解学徒的学历、能力和人品等,学徒要了解雇主的资质、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等。其次,雇主、培训机构和学徒之间要进行沟通,共同来确定培训起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福利待遇等相关内容。最后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开始履行各自职责和权利。

签订协议后,学徒就具有学生(对培训机构来说)和学徒(对雇主来说)双重身份,签订协议的双方都不能随意终止。学徒既要接受培训机构的学习,也要接受企业的学习,在培训机构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在企业主要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培训期间,培训机构、雇主和学徒会经常协商沟通,共同解决培训过程出现的问题,保证培训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培训质量和成效。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和雇主要为学徒提供考核场地,并安排学徒接受第三方考核,如考核通过,学徒即可获得资格证书,培训机构和雇主即可获得政府的经费补助;如考核未通过,学徒还可继续接受培训,直至考核通过。

三、课程开发与实现机制:三方协作,三要素主导

英国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机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学徒制构架体系,并通过不同的学徒制项目来实现。在英国,由于学徒制项目具体内容不同,从而决定了学徒制项目框架也不同,因此,英国有多少个学徒制项目,就会有多少个学徒制框架。学徒制项目是由行业技术委员会与企业合作,并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用来规范学徒培训的行为。虽然,每个学徒制项目的框架各不相同,但是,所有框架基本内容都由能力本位要素、知识本位要素和关键技能本位要素等三部分构成,因此,英国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与实施机制主要围绕这三个要素开展。

第一,能力本位要素是指学徒必备的基本岗位能力,它是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核心。能力本位要素的课程内容主要由行业委员会与雇主共同开发,而资格与课程署及行业技能委员会负责绩效评估。

第二,知识本位要素是指学徒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学徒需要接受技术证书课程的学习与培训,并获得技术证书。课程与资格署及学习技能委员会负责技术证书课程开发,而课程与资格署及行业技能委员会负责考核与评价。

第三,关键技能本位要素又称“可迁移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能力、数字运用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其中,信息技术能力、数字运用能力与交流能力等三种能力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中属于必考课程,并且只能通过专门的脱产学习才能获得。

四、质量保障机制:五大机制,全力助推

为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提高学徒培训质量,英国政府主要从机构保障、法律保障、标准制订、经费保障和项目激励等五个方面来推进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第一,机构保障机制。为推进英国现代学徒制组织架构、协调沟通和经费资助等保障机制建设,2009年,英国政府专门建立“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政府在该中心建立了服务网站,这个网站是政府为促进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顺利实施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无论是用工需求的雇主,还是想成为学徒的个人,均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平台获得自己必要的信息服务与帮助。雇主可以在这个网站平台上发布学徒制培训岗位的招聘信息,学徒者可以在网站上查询适合自己的学徒信息,并注册申请适合自己的学徒岗位。英国现代学徒制组织保障机制主要是通过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站完成。

第二,法律保障机制。英国比较重视学徒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1562年颁布实施的《工匠法》是英国最早的学徒制法规,它规范了全国的学徒培训,规定师傅制是正规的学徒制。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国家现代学徒计划》,2008年,英国颁布《学徒制草案》。2009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这是英国现代学徒制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法律,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从法律层面上对现代学徒制的框架制定、资格审查以及雇佣双方权责关系等内容进行规范管理,这就为英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严格的法律保障。

第三,标准制定机制。为防止企业在提供学徒制岗位的数量与标准上过多考虑企业利益,尤其是在考虑企业短期利益较多等因素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制定标准形成了长效机制。由英国政府牵头,有商务、创新与技能部(BIS),教育部,国家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和技能资助局(Skils Funding Agency)等5个政府部门或机构联合,共同制定的《英格兰学徒培训的规格标准》是英国学徒制培训的最基本标准,而且它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学徒获得资格证书应满足的学分、能力及技术等条件要求;二是学徒对雇员权责的知情度;三是学徒的学习与思维能力;四是功能性与关键性技能。该标准还规定,“中级”学徒制项目至少要完成37个学分、国家二级资格证书、英语一级或二级证书;“高级”学徒制培训项目中的学徒,其资格与能力要求则必须获得国家三级资格证书、英语二级证书等,其他方面与中级培训项目基本相同。

第四,经费保障机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经费属于公益性政府资助范畴,按照英国政府公益性经费资助办法来执行,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是:由政府划拨给继续教育学院或培训机构,政府对较大企业可直接划拨学徒制专项经费。政府对三个年龄阶段的学徒分别给予不同的经费资助:政府全额承担16~18岁青年学徒经费;政府承担19~24岁成年学徒经费的一半;超过25岁的成年学徒经费,政府资助份额的多少则由项目所属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定。

第五,项目激励机制。为实现英国技能强国的战略目标,2009年,英国颁布《英国技能战略》,同时,在工程与信息技术两个领域实施《高等层次学徒制培训基金项目(Higher Apprenticeship Fund)》。该项目要求,“高等”学徒必须获得国家四级资格证书。2010年4月实施了第一轮项目,雇主与培训提供者共获得1 900万英镑资助,支持了1 900个相当于大学本科层次的学徒制培训项目,共有250位雇主得到资助。2011年7月又实施了第二轮基金项目,英国政府又拨款2 500万英镑专门用于支持高等层次学徒制培训项目,该项目主要涉及会计、航天航空、健康、路基工程、可再生能源技术、太空技术等13个领域。英国高等层次现代学徒制培训基金项目,为学徒和雇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雇主看,该项目已成为以雇主需求为引领的技术与技能人才开发的主要路径,成为英国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从学徒看,该基金项目为91%的青年学徒带来了利益,如学徒能力提升、工资待遇提升、激发学习兴趣与愿望等;从企业来看,该基金项目使企业获益匪浅,如节省招募成本、技能需求得到满足、为企业带来新理念、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高的工作质量等。

(作者:贾文胜(1977—),男,浙江永康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信息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10-24


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经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落实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任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着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奋进之笔”。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中国儿童和福利收养中心联合实施“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累计招收机构孤儿1121名,100%就业,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累计招收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3000余人。学校98%以上师生为注册志愿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二是立足服务民生,打造优质专业

服务民政民生建设特色专业。开设社会管理与服务、健康养老服务、民政信息及智能化技术服务3个专业群,开办婚庆、护理、临床医学、养老、殡葬等14个民政民生专业,涵盖“生老病养葬”生命全周期。

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品牌专业。开设现代商务服务、创意设计与传媒、应用外语3个专业群,服务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抓实人才培养

学校与德国博世、中兴、金蝶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引入企业课程,联合开发实训项目,组建“双师”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室,与日本三菱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永爱集团共建养老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完成520余万元的民政部招标委托项目——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岗位培训系列教材研发。修订养老服务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两个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研发养老服务职业技能标准。学校是国家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四是着力共建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创建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大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成校级网络课程900多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中国大学MOOC课程6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资源库课程61门、微课896门,被评为“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学校着力打造智慧校园。

五是拓展国际交流,服务“一带一路”

近几年,9批次派出131人赴国(境)外开展为期3个月的访学。选派9批次专业组团共59人赴国外开展为期3周的学习,对比提质本校相关专业建设。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接待100余人次专家和师生来校讲学交流。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日本介护福祉士职业标准、印度NIIT中英文课程包等先进资源。与中兴通讯在马来西亚共建“ICT培训中心”,招收22名来自马来西亚和老挝的全日制学历留学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8000人,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优质生源,湖南招生录取线连续11年超过三本线,2018级新生中,有174人上了二本线。跨入新时代,书写高等职业教育“奋进之笔”任重道远,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进程中,我们将奋发图强,力争有所作为。

(李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信息来源:教育部 2018-11-7

附件【高教研究与发展动态 67期.pdf已下载
关闭窗口
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开封大学 发展规划处 高教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