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明确专业优化调整大方向
开封大学依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要求,按照“传统专业提质、新兴专业扩容、未来专业培育、特色专业赋能和骨干专业升级”的建设思路,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的专业优化调整方向,对现有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十四五”期间经过优化调整,专业总数由54个调整到40个以内。其中2022年停招了化妆品技术等9个专业,2024年停招了建设工程管理等9个专业,新增融媒体技术与运营、跨境电子商务、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3个专业,2024年拟新增生态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两个“新农科”专业。2025年,计划专业总数压缩到30个以内,并着力布局新兴专业和未来专业,切实实现专业链与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同频共振。
以“实”助“产”,引领产教融合新思路
开封大学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和产教融合广度,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着力在“融”上提高匹配度、“联”上提高融通度、“合”上提高达成度。重点选择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国有行业支柱企业,如京东集团、河南希望之星服饰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等行业领先企业、标杆企业以及产教融合型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共建课程、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标准、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产教融合高端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以实体学院模式推进产业学院建设,谋划建设了“京东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服装产业学院”和“阀门产业学院”3个实体产业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经济实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以“产”定“专”,强化专业设置主基础
开封大学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服务地方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产教融合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锚定河南省“两个确保”、服务“十大战略”,对接开封市“16136”总体工作思路,精准服务智能制造、新材料与绿色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行业,建设了一批能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且充分体现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办学特色的专业,满足了开封市和河南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学校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优势更加突出,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进”“退”结合,构建优化保障新机制
为保障专业优化调整的顺利进行,学校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了《开封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和《开封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明确了“师资条件”“实训条件”“第一志愿报考率”“新生报到率”“转专业率”“毕业去向落实率”“专业相关度”“专业在全省的布局情况”“专业在全省的排名情况”和“专业特色和亮点”等一系列指标,并依据“成熟增设一个,相应缩减一个”“对省内布点过多、供给过剩、职业岗位消失以及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必须淘汰”“动态调整、持续发展和特色建设”等专业动态调整原则,对全校所有专业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把学校的专业划分为四个等级:绿牌(重点发展专业)、蓝牌(加强建设专业)、黄牌(限制发展专业)、红牌(停招或缓招专业)。学校重点支持“绿牌”专业发展,加强“蓝牌”专业建设,敦促“黄牌”预警专业整改,停招“红牌”劣势专业。通过切实落实专业动态进退机制,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好地对接了河南省和开封市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契合度。
以“群”建院,谋划横向融通大格局
开封大学在专业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围绕开封市“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产业发展思路,呼应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制造立市”“文旅强市”的应然需求,着力打造了装备制造类特色专业群、文化旅游类特色专业群、材料与化工类特色专业群、土建类特色专业群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专业群。并谋划“以群建院”大思路、大格局:对应装备制造类特色专业群,合并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为智能制造学院;对应文化旅游类特色专业群,合并人文学院、旅游学院部分专业为文化与旅游学院;对应现代服务业,合并财政经济学院、旅游学院部分专业为数字经贸学院。同时为了对接国家“职教出海”的发展战略,合并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过“以群建院”的大改革,打破了横向壁垒,形成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