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象新闻)
开封大学督导室作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 “督教、督学”的双重使命与任务。近年来,学校督导室立足 “监督与指导并重、规范与创新并行”的工作理念,着力立体化、精准化和针对性,优化督导模式与机制,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全方位助力高质量育人。
聚焦“三个结合”,立体化夯实高质量育人根基。第一,全向与专项相结合。学校建立了学校、院部二级督导组织体系,组建由教学名师、专家学者构成的复合型督导队伍。校级督导统筹全校教学的质量评价和过程监控,学院督导则聚焦专业建设和课程实施,既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除此之外,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落实党中央网上买足彩的正规app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决策部署,聚焦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理论性与实效性,设立独立机构,实施对思政课的专项督导,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督导室根据学校教学质量调研结果,针对性构建课堂教学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效果分别设计评价标准,统一印制《开封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记录册》,以定量评价补充过去的定性评价,测量更加精细,诊断更为科学,反馈更为准确。对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则组织专职督导员和兼职督导员两种力量,随机随时抽取课程进行听课与诊断。第三,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在听课督导的同时,各级督导立足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深入院部,积极参与各专业教学活动,与青年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规范与技能提升,与老教师探讨教学改革与创新突破。通过交流探讨引导教师广纳博鉴、取长补短,通过教学方法指导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规律、规范教学过程。
聚焦“三个重点”,精准性提升高质量育人实效。督导室实施“专项 + 日常”动态巡查,既有常态化的听课督导,又着力于督导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针对课程思政、课件设计和教学方法三个重点问题开展目标性督导。督导室每个教学周期以一项教学环节为督导重点,通过“发现问题 - 精准指导 - 跟踪改进”闭环,分阶段、有意识、循序渐进地纠正教师的教学误区与实践偏差。针对课程思政,督导员依据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规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严守底线、不踩红线、探求高线,指导教师把握课程思政开展的科学方法与有效路径;针对课件设计,督导员通过认真研究不同专业的课堂知识技能传播规律,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帮助教师明晰课件制作时应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协助教师找寻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的努力方向,切实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方面,督导员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青年教师掌握问题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和运用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获得感。
聚焦“两个维度”,针对性强化高质量育人保障。开封大学督导室着重“教”与“学”两个维度,加强针对性督导。除课堂教学督导外,督导室要求各级督导员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对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开展精准化、针对性支持与帮助。督导员每学期定期参加专业教研会议,在会上从督导的角度对专业建设提出意见建议,督导员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与师资力量、校企合作与三全育人等多个维度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督导员还会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分别从教学质量及改进方法、教学管理与政策支持、师生互动与问题反馈、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等方面与教师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与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求解决方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针对学习体验与课程反馈、教学资源与求学环境、专业特色与个人发展、校园生活与人际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解与引导,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责,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老师帮助,维护自身安全,防范未知风险,同时积极协调老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师生座谈会,全面倾听各方建议,准确把握教学问题,合理设计解决方案。
督导工作的目标不在于“挑刺”与“监管”,而在于“赋能”和“加持”。唯有以“督”明方向,以“导”促成长,方能构建高质量的教育生态和教育机制。督导工作的教学管理特征和教学改革方向的引导作用决定了督导员一方面必须具备教学一线的基本技能与知识水平,也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未来,督导室将进一步深化“督导融合”理念,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应变求变,探索“督”与“导”的新模式,强化督导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