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 (2025年07月03日 第 04 版)
□张合 和婧
始建于1980年的开封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为目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之路。
四十五载薪火相传、奋勇争先,在每一个重要发展节点,开封大学都步履铿锵走在前列:先后获得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点、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平安校园等荣誉,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铭刻了过往的拼搏奋斗,也夯实了未来发展的基石。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硕果盈枝
红色经典,入耳入心。去年12月12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中原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采访团走进开封大学。活动期间,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成为生动的思政课堂。这是开封大学以“大思政课”赋能内涵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开封大学因时而进、应势而新,在“大思政课”建设方面整体布局、统筹推进,积极用好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教育资源、校外基地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教育资源“四种资源”,推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四个结合”,在“大思政课”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开封大学牢固树立“大思政”理念,构建育人“大格局”,善用“大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
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地位。实施党建工作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工程,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工程”,形成“43111”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将开封红色资源——焦裕禄精神等融入思政教学、社会实践、干部职工教育之中,形成三位一体的焦裕禄精神学思践行体系。学校获评省级样板党支部2个。
牢固树立“大思政”理念。开封大学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获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项目1个,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示范课程、课堂1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在国家、省思政课比赛中获奖8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思政专项项目8项。
牢固确立“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的育人资源,打造思想引领、国防教育、资助育人、心理育人、文化活动五大平台。学校师生在“挑战杯”、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160余项,学校获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产教融合 综合实力显著跃升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和最大特色。
开封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如融媒体技术与运营、跨境电子商务、智能建造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等。为让学生就业更符合当地产业需求,学校坚持“服务地方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产教融合强专业”的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以“产”定专、以“群”建院,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持续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封大学早在1994年就成立董事会,成为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办学的先行先试者。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现有校企合作企业252家,牵头成立全国阀门再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乡村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先后加入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绿色(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精品文旅产教融合共同体等21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入6个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持续发挥项目支撑带动作用。紧抓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红利,申报的“开封大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高端仪器仪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重大项目库”,申报的开放型区域实践中心设备更新项目已通过省市发展改革委审批。获批河南省产教融合示范校、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高端阀门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
聚力实施四链融合战略。围绕“以群建院”的工作思路,整合相关学院,成立智能制造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数字经贸学院,形成“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新格局。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名牌特色专业、省级示范重点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30个;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86门,国家、省职业教育优质教材7本;国家、省级实训基地1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
精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围绕开封“16136”总体工作思路,特别是“制造立市”“文旅强市”战略以及十大产业集群,与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河南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建设宋都实验室,服务高端仪表和仪表智能化产业。重点建设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 电子电气、口腔医学等专业群对接省、市主要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的人文旅游、艺术设计等专业对接省、市文化旅游、现代轻纺等相关产业集群。
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立的“京东乡村振兴产业学院”采取“引产入校、以产代教、工学交替”的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及商业项目实战运营,聚焦开封“直播+文旅”等方面,为开封文化旅游、企业用人需求、地方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办农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班,帮助573名农村基层干部实现学历提升。
职教出海 国际合作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开封大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积极打造职教出海的“开大品牌”和“开大方案”。
国际交流与合作达到新高度。开封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始于1995年,先后与23家高校及组织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到校任教或访问交流80人次。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经世项目,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入选2023年度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国际合作卓越高等职业学校(中部地区)榜单,当选职业教育国际化协调发展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中越职业教育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展现新作为。开封大学-科特迪瓦“大河工坊”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非洲计划项目以及“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2025年重点合作项目名单,与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共建中尼文化交流中心。加入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术援助和培训项目以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5名教师在联盟担任委员,学生在联盟各项赛事中获奖10余项。
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全日制在校生800余人,所有项目专业课实现学分互认。学校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进行交流互访,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日本大阪观光大学等11所国外高校及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国外资格认证2项、课程16门、原版教材8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370个。开发国际认可的标准课程2门,双语课程12门,微课50余个。
蓝图擘画 开启建设发展新征程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谋划长远,干在当下,开封大学正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省“双高”工程建设任务675个,完成度103.70%,额外完成任务点25个,专业群层面完成度100%。绩效指标469项,完成度155.44%。完成省级标志性成果248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25项。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在33个大项、36个子项中取得突出成果。在河南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作经验交流与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3个案例入选河南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典型案例,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年度质量报告典型案例。入选国际合作卓越高等职业学校榜单。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达98%以上。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绩。开封大学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出一系列专业建设“组合拳”。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优化,专业总数由54个调整到38个;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2个。师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700余项;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励50项。建成“十四五”河南省规划教材14部,国家规划教材6部,省优质教材6部,国家优质教材1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1+X”证书、职业技能取证2.6万余人次,学校获评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建设彰显新成效。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现有专任教师862人,行业导师23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51人,副高级职称23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33.30%;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52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人),占比60.56%;双师型教师58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7.75%。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评国家及省级人才称号的有90余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获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8个。
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学校构建了技术技能创新研发体系,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厅级科研平台16个、市级科研平台35个。连续三年获评开封市“优秀科研平台和机构”,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省评价认定。获批省部级、厅级、市级项目741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及省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等3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68项,其中发明专利186项。
文旅融合探索新实践。推动“博物馆+”模式:大观博物馆主办“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宋代陶模图像展览”等10场活动,联合央视、新华社拍摄《打开宋代百科全书的人》等专题片,网络点击率超49万人次,强化文化传播效能。
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巩固社会主流价值,师生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新媒体平台打造了“青衿逐光”“师苑拾光”特色板块,充分展现了师生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目标引领方向,奋斗铸就辉煌。开封大学校长王德如表示,未来,学校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与学校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凝聚强大发展合力,把“提升办学层次、建设‘双高’学校”作为发展航标,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产教融合能力、人才培养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十项重点工作”作为行动指南,紧扣时代脉搏,勇担职责使命,凝聚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奋力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媒体链接:奋力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写在开封大学建校45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