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建设一支与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相匹配的教师队伍.保证我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实现. 以适应未来五年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我院目前共有专任教师30人、兼职教师17人。按2008-2009学年度各类学生当量数1000(含成招生)人计算,生师比为20:1。
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职称、学历、年龄、学缘、双师、省级协会会员结构现状为
教师总人数 | 30 | ||||||
分类人数及% | 人数 | % | 分类人数及% | 人数 | % | ||
职称 | 高级职称 | 8 | 26.67 | 年龄 | 老(≥50岁) | 2 | 6.67 |
中(36-50岁) | 10 | 33.33 | |||||
中级职称 | 16 | 53.33 | 青(≤35岁) | 18 | 60 | ||
初级职称 | 6 | 20 | 学历 | 研究生 | 6 | 20 | |
学位 | 硕士 | 10 | 33.33 | 研究生班 | 4 | 13.33 | |
学士 | 20 | 66.67 | 本科 | 20 | 66.67 | ||
学缘 | 来自13所院校 | 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武汉植物园、武汉华中农大、西安工程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四川联合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华东纺织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 |
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含有硕士学位)以上学位的10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近56 %。教师中正在读硕的有8人。被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骨干教师”称号2人;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1人;被河南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被河南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4人;被开封市人民政府、中共开封市委授予“开封市拔尖人才”1人、“科技兴汴带头人”1人、“劳动模范”称号1人;开封市社科联授予“科研先进个人”称号3人;开封市教育局授予“开封市尖子教师”称号1人。部分教师在省市级学术团体担任组织工作。
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状况为:
专业类别 | 服装 专业 | 装潢 专业 | 环艺 专业 | 中国画及书法 | 社科 教学 | 能工 巧匠 | 合计 |
教师数 | 7 | 9 | 7 | 2 | 4 | 1 | 30 |
百分比 | 23.33 | 30 | 23.33 | 6.66 | 13.33 | 3.33 |
教育教学科研实践证明,我院的教师队伍的构成是合理的、素质和质量是较高的,他们在近年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工作,默默地在三尺讲台奉献自己。从师资队伍的现状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1、新兴学科、新建专业教师梯队结构不尽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不足;2、高职称的拔尖人才数量少,45岁以下正教授、35岁以下副教授比例偏低;3、专任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还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的要求;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管理有序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观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为依据,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中心,以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发挥特聘教授的指导带动专业,全面推动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教育部16号文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指标体系为目标,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2、以教师为学校办学主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加大投入,培养、稳定、引进和用好优秀人才,提高教师的高职称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重视特聘教授的指导带动作用,重点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聘请企业家为我院的副院长,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我院的兼职教授。为我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实现,储备和提供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向教学一线倾斜,向专业建设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推动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建设,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师资建设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遵循多元、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调节与激励机制,建设一支具有专业基础,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较高的文化素养、创造潜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2、总量与效益目标
根据我院教学质量发展的五年规划,2010年在校生总数达到1000人和生师比为19:1的要求,专任教师编制为35人。
3、结构与素质目标
职称结构: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的岗位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
年龄结构:在高级职务教师中, 45岁以下副教授占副教授的比例达30%。35岁以下的讲师比例达50%。专业的师资梯队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能工巧匠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学缘结构:引进和新补充的教师应来自不同的知名专业院校,以形成教师队伍较广的学缘结构。
学历学位结构: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硕士数到2010年底要达到35%以上。
4、制度建设目标:
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和制度,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深化和完善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新的用人机制。
5、教师培养和引进目标:切实抓紧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到2010年,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达到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所有专任教师要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五年期间要培养、引进1~2名学科带头人为院领导的培养对象;各专业要培养1~3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中青年教师成为优秀学术带头人;各专业培养、引进1~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为拓展专业储备人才。
6、学科梯队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强梯队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和更新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有1~3名院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人才进入“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十佳”、“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
7、师德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强师德工程建设,以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积极奉献。在教师聘任、职务晋升、评优等工作中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大师资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与提高力度。建议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倡导和鼓励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人才引进和在职培养,改善师资队伍职称、学历、素质、学缘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加强专业梯队建设,落实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采取自培、外训、挂职、进修等方法,聘请企业家为我院的副院长,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我院的兼职教授,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合理的专业梯队。
3、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和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教师职务晋升和聘任工作,确立评、聘工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服务的意识。
4、为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建立尊重人才的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依靠专家学者治学的意识,切实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倡导和鼓励教师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并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协同教务处、工会等有关部门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制度,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抓好青年教师岗前职业道德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技能,增强协作精神。
7、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机制,完善以岗位职责、业绩、贡献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合理拉开分配档次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多做贡献。重点向骨干教师倾斜,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8、贯彻按需设岗,择优评聘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评标准,“硬化”评聘条件,“量化”考核标准,确保质量。建立和完善教学人员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9、建立科学规范的师资队伍管理新机制。教师补充、聘任、流动、考核、奖惩、晋升、到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培训和出国进修等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减少随意性,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师资管理者的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五、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重要任务,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列入学院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必要制度,明确目标,抓好落实。院长、教学副院长和各教研室主任为院和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负责人,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领导任期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制定并落实发展目标和计划,细化到年度,认真完成任务。
【关闭】